2025年5月9日,經濟管理學院舉辦第三十五屆“慧光杯”研究生學術文化節博聞論壇。經管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李紅昌老師、經管學院研究生德育辦公室代啟蒙老師、李政豪老師、胡亞軍老師出席,全院120余名碩士和博士生參與活動。
李紅昌為本次論壇致開幕詞,他強調當今時代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正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與學術研究,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引發了諸多新的挑戰與思考,此次論壇聚焦探討人工智能時代的學術倫理與科研范式問題,具有前瞻性與現實意義。希望參與學生能夠積極聆聽,學有所獲,在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探索出更加寬廣的學術道路。
一、以“辯”啟思,探尋學術邊界
論壇伊始,經管學院辯論隊進行以“生成式AI對學生自身科研學術水平提升利大于弊/弊大于利”為辯論主題的精彩表演賽,雙方辯手們旁征博引、妙語連珠,從多個角度對生成式AI在學生科研學術水平提升中的利弊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啟發在場觀眾深入思考。
二、以“學”致知,汲取前沿力量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學術期刊編輯崔鶴老師從人工智能技術的特點出發,深入剖析了其對學術倫理和科研范式帶來的沖擊與變革。強調了在人工智能時代堅守學術誠信的重要性,同時也為學生們指明了如何在新的技術環境下探索科研范式的革新之路,讓學生們對人工智能與學術研究的關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以“享”傳馨,助力工具賦能
如何正確地運用AI輔助科研,是如今每一個科研工作者都需要掌握的技能。徐壽波院士基金、國家獎學金獲得者趙小磊學長帶來“從理論到實踐:AI輔助科研的全流程訓練指南”的分享,詳細闡述了AI輔助科研的全流程,從選題、文獻綜述到數據分析、論文撰寫,如何更好地運用AI提高科研效率和質量。同時,他也提醒同學們要注意AI的局限性,要充分發揮人類的智慧與創造力,將AI作為輔助工具,而非完全依賴。
最后,優秀學生代表分享他們的科研實踐與經驗。趙文婷同學圍繞著“科研成長之路——從選題到發表”,王琳然同學圍繞著“學術論文的誕生之路”進行分享,詳細地講述了自己在學術論文創作過程中的選題思路、研究方法以及遇到的困難與解決辦法,展現出經管學院學生在科研道路上的堅持與努力,面對科研之路的各項挑戰,始終保持勇于探索的精神。李妍同學以“AI與人力資源的結合”為主題,高旭同學以“低空物流的前沿動態”為主題進行“學術三分鐘”展示。這些“過來人”的寶貴經驗,既是學術火種的傳遞,更是成長路徑的指引。
論壇最后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本次博聞論壇通過思辨交鋒、學術洞察、成長之路等環節,讓師生們對人工智能時代的學術倫理與科研創新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為經管學院科研實踐與學術道德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